從影音使命到考古發現?(葉敬德博士.2011年)

編者按:在這文章中,葉博士首先簡述了考古學的學科內容及方舟事件的一些經過,繼而向影音使團就考古發現與傳福音方法上作出數個提問,好讓信徒作出合理判斷。
(葉敬德博士為浸會大學院牧及香港浸會大學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關於考古學

考古學是一門結合科學與藝術的人文學科。考古學嘗試從出土的古代文物探索過去人類文明及文化的歴史狀况。而聖經考古學所重視的,是考古出土的文物能否直接或間接地幫助我們了解聖經。

具體的考古工作包括田野調查與發掘,並對所收集得來的資料進行分析發佈。考古學主要是從發掘尋找資料,考古學家對任何的考古計劃,都必定會小心部署,劃定不同的階段,按部就班地完成。簡單而言,考古學家需要決定,他/她們發掘某塊土地時,希望獲得甚麼資料。而當他/她們決定發掘某塊土地時,他/她們也要決定用甚麼方法和技術挖掘及如何詳細保存每件文物出土的紀錄。而且,他/她們不僅要對遺址進行發掘,亦要儘量了解其周圍區域的資訊。在完成了發掘程序後,他/她們便要將所得到的文物進行整理、分類和修復等工序。然後,他/她們便要小心地分析所得到的資料,計劃如何將是次考古的收穫,透過文字及其他的媒界向外界公佈。

因此,考古學是非常專門的跨科際學科。為了完成計劃,考古學要仰賴其他學科的分析,這些學科包括:歴史學、人類學、民族學、地質學、地理學、語言學、統計學、物理學、化學等等。所以,任何有計劃的考古團隊,都必定會按計劃的需要,邀請相關的專家參與,進行有關的研究。

影音方舟事件背景

2010年4月25日,影音使團(挪亞方舟國際事工)公布,由香港人和土耳其人組成的方舟探索隊,在土耳其東部的亞拉臘山尋獲挪亞方舟的遺骸。及後更宣稱相信他/她們所發現的有百分之九十九確定是挪亞方舟。

「挪亞方舟」的出土是考古學界的一件大事,引起各方的提問也應該是意料中事。對基督宗教而言,這更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因為這是關乎聖經的歷史性的事。因此,這並非僅僅是影音使團的事,亦是整個基督宗教的事。而我們亦毋需為了這項宣佈所帶來的種種爭議而感到驚奇。因為出土的「挪亞方舟」的真假確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由於這是屬於整個基督宗教的問題,基督徒當然有權就此提問。而作為文物的發現者和消息的發佈者,影音使團是有責任、合理地解答來自各方的、合理的疑問。而僅僅訴諸信心是並不足以滿足提問者的期望的。

筆者無意在此判斷該等文物的真確性,卻希望影音使團能夠為我們解答一些關鍵的問題,好幫助我們能夠對整件事情,作出合理的判斷。

叩問:關於亞拉臘山的發現

首先,影音使團曾經在幾年前宣佈,他/她們在亞拉臘山發現了一個非常可能是挪亞方舟的遺址。是次文物出土的地方是否便是幾年前發現的遺址呢?如果是,何以上次已經判定為非常可能,今次卻不是派專業的考古團隊,審慎地計劃部署,然後才展開發掘呢?如果不是,那麼上次言之鑿鑿的可能遺址又是根據甚麼原因而不再被視為是非常可能的發掘對象呢?

第二,通常考古學家會根據某些資料,以判斷某地方可能會埋有文物,然後才考慮會否進行發掘。是次影音使團是根據甚麼資料而能夠在幅員相對廣闊的亞拉臘山確定某定點為挪亞方舟的藏身地呢?根據該探索隊領隊阿密埃圖魯的解釋:「我在二○○八年六月知道祕密地點,消息來源指那是挪亞方舟。我帶領隊員在那一帶探索並發現木結構。我拍攝了內部空間的照片。由於我數年來跟挪亞方舟國際事工合作,於是把發現告知了他們。」但是,該領隊的消息來源是否可靠?消息來源憑甚麼指認那是挪亞方舟呢?如果影音使團透過照片確認那非常可能是方舟,那又何以不是組織專業團隊前往發掘呢?

根據影音使團的宣佈,是次探索隊的成員包括香港人和土耳其人。香港的成員包括袁文輝、梁藝齡、楊永祥和李耀輝四人。但相信四人都沒有考古學或相關的訓練。而土耳其的隊員方面,領隊阿密埃圖魯究竟有甚麼資歴呢?他和其他的隊員又是否曾經受訓呢?當然,筆者並沒有任何意圖,認為非專業人士不可以有重大的考古發現。但是,如果確實需要有考古學家參與而又有很多機會尋求他/她們的協助,但最終卻沒有曾經接受考古學訓練的人臨場發掘,結果為考古學界置疑,甚至理應支持的信仰群體亦頗有保留,那又是誰的責任呢?

相信尋求考古學家支持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發掘挪亞方舟是好些考古學家夢寐以求的事。如果初步提供的證據是有相當的說服力,相信會有好些考古學者願意積極參與。而且,假設非信徒的考古學家都不願意幫忙,相信基督徒的考古學家也大不乏人。

此外,據筆者所知,該事工原先是有考古學家參與的,但最終卻退出該計劃。問題是:對於一個考古學家,參與挪亞方舟的發掘可能會為他/她帶來事業的頂峯,何以他/她會放棄呢?

當然,影音使團亦請來了土耳其當局的相關人士表態支持其發掘結果的真確性。但是,土耳其方面並沒有作出全面的考古驗證便貿然表態是一件令人疑慮的事。畢竟如果該遺址成為旅遊熱點,將會為土耳其政府帶來相當的旅遊經濟收益。所以,土耳其方面的利益衝突是顯而易見的。而該方面支持的可信性會否因而相應降低呢?

叩問:由遺址發掘到舉辦佈道會

就遺址發掘方面,筆者亦想提出幾個問題。首先,為甚麼數千年前的遺物不是埋在地下,卻仍留在地上?究竟幾千年前的亞拉臘山是怎麼模樣的地方?這幾千年來可曾經歴了怎麼樣的變化?該探索隊可曾就文物的周圍相關環境進行發掘?遺物四周的地方是否也保存著數千年前的風貌?發現遺物或其下的土層可曾顯示有曾遭洪水淹沒的證據?而數年前宣佈,曾經被認為非常可能是方舟遺址的地方又可曾有類似的木結構?亞拉臘山是否可能有多於一個類似的結構?為甚麼該結構必然是方舟而不是其他用途的建築?如果在現在出土的「挪亞方舟」前,該區域或附近經已有人類居住,有沒有證據顯示該等社群突然全部被水淹滅?否則又如何證明該遺物所乘載的是當時唯一僅存的人類和動物呢?

相信影音使團仍然需要解答好些問題,然後才可以證明他/她們所發現的是否是挪亞方舟。然而,在沒有令人合理地滿意的答案前,又可否憑信心相信那是方舟而舉辦佈道會呢?

福音是神的能力所成就的,縱使人有軟弱,神仍然可以藉著福音改變人的生命。憑信心可以是堅持己見最容易找到的理由,但卻也是相當主觀的。憑信心也可以是真誠地相信某事物的真確性。然而,儘管我們可以真誠,但萬一最後驗證我們發現的並不是方舟,那我們的信心又會否成為笑柄呢?對我們所傳的福音又會否帶來虧損呢?而對於一個傳媒機構,萬一公信力受到損害,那將會更是難以彌補的損失!

最後,筆者還有一個問題,而如果這個問題是過於尖銳,亦懇請弟兄姊妹寬恕。神呼召我們建立某項事工,蒙召的是否應該要小心釐定自己服事的目標、對象和方法,然後結集有關團隊的專業人士,同心合意地事奉,努力完成神交付與我們的使命呢?究竟影音使團的使命是甚麼呢?何以考古發現又會成為了該團使命呢?

(轉載自1213期時代論壇(2011.11.28),分題為時代論壇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