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認為世人拜聖物、求祝福的宗教情懷,自古以來從未冷卻,而「方舟事件」反映有些基督徒仍有以色列人拜金犢的情意。作者希望基督徒能夠回到以聖經、基督為中心的信仰。
在舊約的歷史中,摩西上西奈山領受耶和華的法板時,山下的百姓等得不耐煩,要求亞倫為他們製造神像,領他們上路。從經文看見,他們並非想離棄耶和華去敬拜別神,而是想敬拜一個眼能看見,手能觸摸的神像,替代非人手所造的耶和華。大家不惜把自己的耳上的金環除下來,鑄造了一隻金牛犢。經文這樣描述:「他們就說:『以色列啊,這是領你出埃及地的神。』亞倫看見,就在牛犢面前築壇,且宣告說:『明日要向耶和華守節。』次日清早,百姓起來獻燔祭和平安祭,就坐下吃喝,起來玩耍。」(出卅二4-6)摩西從山上下來,看見百姓離開純正信仰,大興問罪之師。亞倫睜大眼睛說謊話,自編自導一個人造的神蹟:「我把金環扔在火中,這牛犢便出來了。」連摩西也被騙過。(細節參出埃及記卅二章)
時到今天,我們希望拜聖物、求祝福的宗教情懷一點也沒有冷卻。在大公教會的歷史,聖像的崇拜、聖物的供奉一直存在。發展到以耶穌的面紗、十字架的釘來證明耶穌的真實歷史,如果是真實,也無可厚非;可惜卻鬧出一幕幕笑話──十多個教堂也聲稱擁有「真釘」。基督教信仰的革命其中的精神也是要破除這類的行為,回到以聖經、基督為中心的信仰。不過,最近在基督教圈裡鬧得火熱的事端──方舟佈道,也有類似的蹤跡。一邊認為不能以未經證實的考古來傳福音,另一邊認為方舟引起話題,引起人對拯救的信息發生興趣就達到目的。結果引起聯署事件、網上蜂擁的議論。主辦機構不正面回應,卻以別人「抹黑」自己來掩飾、牧師出來指摘批評者可能褻瀆聖靈、禱告的勇士求主賜下「迦瑪列學者」……。種種離奇古怪的辯護,令筆者想起「亞倫說:『我把金環扔在火中,這牛犢便出來了。』」
究竟我們基督教信仰何時才可回到「是便說是,不是便說不是」的改革宗精神?猶大王希西家發起宗教革命,把摩西的銅蛇打碎──因為以色列人向銅蛇燒香。(列王紀下十八章)我們何時才能有這種敢做敢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