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聖經文化蔓延教內刊物--回應《天使心》特稿〈互聯網的好譏誚文化蔓延教內論壇〉(關俊宇.2011)

編者話:作者對影音使團《天使心》最近有關好譏誚文化特稿中的引用聖經經文方法提出疑問。作者從特稿中舉出實例,指出特稿引用聖經時斷章取義,為了攻擊方舟事件聯署者而扭曲經文原本信息,有違耶穌在這些經文中宣揚的饒恕、憐憫、和睦的教訓。

近來就影音使團探索挪亞方舟及其佈道手法,有非常熱烈的討論,並且不乏具相當質素和學術水平(儘管雙方互相質疑,至少支持和反對者也有具知名度的專家)。影音使團和「方舟護航小組」等都發表過不同形式的回應,最新向教會發放的回應〈影音使團對有關「方舟探索」重要發現的立場〉態度上相當溫和,不過話分兩頭,影音使團的刊物《天使心》二○一一年十二月號卻以標題〈互聯網的好譏誚文化蔓延教內論壇〉的特稿(下稱特稿),直指一些反對者的「好譏誚」行為,曲線地為自己的對探索方舟之立場辯護。本文之目的並不打算分析應否支持探索方舟及以此為佈道,純粹希望透過分析特稿內引用聖經的手法,顯示一種扭曲聖經的文化蔓延教內刊物《天使心》。(筆者買了一本印刷版本的《天使心》,在合理使用之下,下文將徵引部份內容。)

回應「傳道人參與網絡言語暴力 絆倒信徒」(頁38)

在第38頁標題為「傳道人參與網絡言語暴力 絆倒信徒」的部份,一位自稱「曾祈禱問上帝是否應當繼續支持方舟探索,多次均得到上帝的印證和安慰」的姊妹KM,見證說她教會的傳道人不斷在社交網站網頁發佈攻擊方舟探索的個人看法和資訊,使她感到很大的壓力,致使她怕見這位傳道人、怕上教會。特稿說她更認為這種言語暴力風氣,會造成教會分派,及容易絆倒初信者。她表示這段時間常想起馬可福音九章42節:「凡使這信心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扔在海裏。」

先不論在社交網站發佈攻擊方舟探索的個人看法和資訊是否一種言語暴力,這位傳道人有沒有按馬可福音九章42節的說法,使這位姊妹跌倒(新譯本將「跌倒」譯為「犯罪」,新漢語譯本則譯為「絆倒」)?

筆者翻查了一本釋經書(The Pilla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釋經書作者指出「跌倒」是破壞另一位信徒的信仰,或者讓另一位信徒離開上帝。(頁293,The Greek word translated “cause to sin" (skandalizein) means “to cause to stumble" or “to offend," and in this instance refers to destroying the faith of a fellow believer or causing a believer to fall away from God.)非常明顯,這位KM姊妹認為她自己被傳道人絆倒了,所以她自己是「小子」,傳道人該被扔在海裏。

表面上,傳道人的言論的確使KM的「信仰」受損,「被絆倒了」。不過放回馬可福音的處境,耶穌正處理的是門徒爭辯誰為大(可九33-34),九章42節的小子正回應九章36節中耶穌叫人去接待的那位小孩。耶穌的意思,信徒之間正確的相處態度是去接待,而不是絆倒。值得注意的,就是這部份耶穌的結論,九章49-50節:「……鹽本是好的,若失了鹹味,你們怎能用它調味呢?你們中間要有鹽,彼此和睦。」耶穌在要求門徒接待小子,要將一切使這小子失去信仰的行徑除去,追求信徒之間彼此和睦。

本來KM與傳道人之間就不是爭論「誰為大」,只是對方舟事件立場不同,感到受傷害(注意特稿中描述KM是因「被動」地接收反對方舟信息而受壓和感到受傷害)。KM引用可九章42節這節經文,根本就是以耶穌的說話對傳道人作審判,判定他該受「海葬」。可是這正正違背耶穌說這些話的意思!套用到KM和傳道人的處境,他們二人應該不以方舟事件作為彼此傷害的原因,KM更不應扭曲耶穌的話,說成傳道人該死。那麼,誰比誰更暴力呢?

或許以上的部份只是一位信徒的見證,是主觀地引用聖經來表達她的感受,但特稿的作者和編輯必然是認同KM的講法才將之加進特稿之中。

回應「誰有資格拿起第一塊石頭打人」(頁41)

在這一頁的段落裡,一共援引了三段經文,分別是馬太福音十八章15節上、約翰福音第八章1-11節及猶大書17-25節。

一、 馬太福音十八章15節上

特稿在這部份質疑教內有人在互聯網上發佈未經證實的資料,冒犯了影音使團方面的專家。先放下資料是否屬實的問題,特稿反問「豈有人在公眾平台公開『關心』」,意思就是應該先私底下「互相關心」,討論有關資料的真實性,才公開有關的資料。這做法似乎正吻合馬太福音十八章15節上:「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

仔細地思想這節經文與特稿要質疑的問題,便會發現其實是影音使團想起有教內之人「得罪」了他們、指控他們造假。若忠實地按照聖經的教導,倒是影音使團專家要在聚眾反駁之前,私底下向那些發佈未經證實資料的人作出,而不是在自己的刊物,單方面並公開地「關心」。特稿的說法,「巧妙地」將犯罪者和被罪者的角色和應做的行動倒轉了。

再擴闊去看馬太福音十八章15-20節,耶穌的教導最終是指向信徒要同心合意,指正錯誤並非要辯護誰對誰錯,乃是除掉當中使彼此不同心的元素(就是互相得罪、不肯認錯又不肯饒恕對方)。

二、 約翰福音第八章1-11節

約翰福音八章1-11節,是一段教內常用來止息論斷(定罪)的經典章節。特稿援引此段正是針對教內的「網上造謠者」煽動網友攻擊方舟佈道事工,「今天,我們中間誰有資格拿起第一塊石頭打人?誰有資格煽動群眾拿起石頭打人?」。

倘若教內的「網上造謠者」確實是造謠誣蔑影音使團,那麼這班造謠者就是經文內那位被拿下的罪人。耶穌在這經文內的身教,最重要的信息不是說誰有權力去判罪,反之是祂樂意赦免罪人、對罪人有憐憫的同時要求不要再犯。

教內的「網上造謠者」是否造謠,尚待更多的證據去判斷(「造謠者」也有提出他們的證據,而影音使團一方發出律師信這行動,也不能證明誰是誰非),即使影音使團認定這些「網上造謠者」的確造謠生事,卻也不是扔出第一塊石頭的理據:特稿內的表達,其實跟「煽動讀者去拿石頭打人」差不了多少。

三、 猶大書17-25節

特稿在最後以猶大書17-25(實際上卻只印出了17-21的經文),作為對「好譏誚」文化的總結回應。按著整篇特稿的內容,「好譏誚」的人就是文內提及的神學院教授曾思瀚、神學生樂隊Halleluiah Get Out、KM的傳道人、「造謠」基督徒張國棟等(特稿內雖未公開KM的傳道人的身份,不過呼之欲出),而按著猶大書17-19節,他們就是「……好譏誚……隨從自己不敬虔的私慾而行……引人結黨、屬乎血氣、沒有聖靈的人」,換句話說,這些人是猶大書所警告讀者留心防範的假教師。屬乎血氣和沒有聖靈是對「信徒」極其嚴厲的叱責,甚至視他們為未信的(不知是否巧合,馬太福音十八章17節也說那些不肯認錯的人,要視他們為外邦人和稅吏一樣)。

猶大書沒有預言假教師的出現便停下來,特稿「精妙」地沒有印刷出來的22-25節卻是提醒信徒如何面對他們:「有些人存疑心,你們要憐憫他們;有些人你們要從火中搶出來,搭救他們;有些人你們要存懼怕的心憐憫他們,連那被情慾沾染的衣服也當厭惡。」(猶22-23)所謂的存疑心的人,就是那些假教師和他們的跟隨者。猶大書指出真信徒要憐憫他們,要在他們被永火消滅之前在他們中間救一些人。

再看看整卷猶大書對「好譏誚」的假教師之描述:

  • 「因為有些人偷著進來……是不虔誠的,將我們神的恩變作放縱情慾的機會,並且不認獨一的主宰--我們主耶穌基督。」(4節)
  • 「這些做夢的人也像他們污穢身體,輕慢主治的,毀謗在尊位的。」(8節)
  • 「但這些人毀謗他們所不知道的。他們本性所知道的事與那沒有靈性的畜類一樣……」(10節)
  • 「……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又證實不敬虔之罪人所說頂撞他(主)的剛愎話。」(15節)
  • 「這些人是私下議論,常發怨言的,隨從自己的情慾而行,口中說誇大的話,為得便宜諂媚人。」(16節)
  • 「他們曾對你們說過,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隨從自己不敬虔的私慾而行。」(18節)
  • 「這就是那些引人結黨、屬乎血氣、沒有聖靈的人。」(19節)

假教師是假信徒,冒認有屬靈知識卻不懂得真正的知識,他們又不認主,甚至像當年出埃及的以色列人說盡埋怨神的話(猶16提及的「私下議論,常發怨言的,隨從自己的情慾而行」乃指向猶5中被神滅絕的以色列人);他們又說各種話和用各種手段,目的是諂媚和得利益。以上的神學院教授、神學生樂隊、傳道人、「造謠」基督徒等,他們反對的是影音使團以發現方舟作為佈道的手法,質疑當中可能出現的造假成份。他們沒有屬靈的包裝(沒有裝出特殊的屬靈領受或從神而來的啟示)、沒有不認主(極其量用了非教會傳統的手法)、沒有埋怨神(極其量只是埋怨影音使團沒有回應他們的質疑)、沒有諂媚和得利益(他們的反對為他們得了甚麼?)。特稿中「好譏誚」是那些「惡搞」歌曲揶揄影音使團的人,「好譏誚」是那些造假毀謗的人,「好譏誚」是說話無造就性、又好定人罪的人。他們符合猶大書中「好譏誚」的準則嗎?

結語

就著以上的分析,筆者對《天使心》這特稿的手法感到驚訝和痛心。影音使團一直標榜《天使心》是一份隨手可得、能隨時隨地作為佈道工具的教內刊物,現在卻淪為反擊教內反對者的工具,並且在聖經的運用上,流於「對號入座」及斷章取義,並沒有將耶穌的真正教導的帶出

特稿指在社交網站發佈反對方舟佈道的訊息的傳道人「絆倒人」,就毫不客氣地引用馬可福音的經文和信徒主觀感受來給傳道人定死罪,然而主耶穌的說話卻是要求信徒彼此和睦。特稿為了「停止」其他信徒指責影音使團,先倒轉馬太福音經文中犯罪者和被罪者,再忽略約翰福音主耶穌赦罪的教導,繼而為配合「譏誚文化」的世俗意義,強行以猶大書「字面」意義的「好譏誚」套用到一班反對者之上,嚴重扭曲了猶大書的信息以支持特稿的判罪和定論。

若我們仔細查考特稿所援引的經文,讀者必不難發現各段經文背後,無獨有偶地都呼籲饒恕、憐憫,信徒之間要和睦共處,卻在編輯之下成了攻擊主內同道的「金句武器」,抹黑、指責、定罪。這種扭曲聖經原意的表述,在影音使團及其支持者之中並不罕見,好像方舟護航小組的〈若果歌利亞戰勝了大衛〉1 援用聖經作為其理據。此文將參與聯署2的六十六位教牧形容成歌利亞,方舟探索者則為「以萬軍之耶和華之名得勝」的大衛。筆者實在不明白,何以教內的糾紛,竟被描述為屬神的人(影音使團?)與不認識神的外邦人(反對方舟佈道者)之戰?

特稿預告下一期《天使心》月刊仍有深入探討教內網絡言語暴力之例子,深盼《天使心》的編輯們在表達他們對教內文化的擔憂並對反對者手法不滿之時,注意援引聖經時要顧及經文的上下文、當時的歷史文化背景和當中神要傳遞的信息,尊重聖經的原意、主耶穌一貫要求信徒之間彼此和睦的教導。神的話對信徒來說是生命之道,而不是在教會內拿來互相攻擊、分清敵我和宣判的工具。筆者願以特稿最後一幅圖上的金句,與影音使團和《天使心》的同工互勉:

「人若愛生命,願享美福,須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咀唇不說詭詐的話。」(彼前三10)

(轉載自《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011.12.12)


  1. 影音使團在其號外網頁有徵引此文:http://www.noahsarkmovies.com/arkmovie/big5/extra.php
  2. 詳情見https://arkwhy.org/